文章来源:知识分子
文|陈苏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
紧急避孕药被滥用引人担忧
口 服避孕药约50多年前进入公众生活,目前在美国约超过80%的性活跃期(15—44岁)女性使用联合口服避孕药,全球范围内更有数亿女性口服避孕药。联合 口服避孕药多为合成的雌激素(estrogen)和孕酮(progesterone),通过抑制脑下垂体释放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抑 制排卵从而达到避孕目的。
市 场上销售的避孕药让人眼花缭乱,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女性口服避孕药基本上都是短效避孕药,连续服用21天,中间不间断,停药7天后开始服用下一周 期。长效避孕药(如悦可婷-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一个月只需服用一次,虽然方便,但对激素释放控制不稳定,副作用较大,市面上已很少见。
还 有一种大众可能更为熟知,就是紧急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由于国内媒体的宣传,紧急避孕药被滥用,这一点一直被学术界所批判,其实紧急避 孕药只是一种“非常手段”,是事后补救措施,对身体损害很大,万万不可当作日常避孕之用。目前中国紧急避孕药使用、销售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这亟需关注 和改变。
众说纷纭“好处”、“副作用”
关于女性避孕药的安全性问题,我们翻译了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2015年度一些关于女性口服避孕药的“好处”与“潜在副作用”的文献摘要,希望给广大读者提供科学的参考:
1。韩国三育大学研究发现,由于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体内雌二醇水平较低,口服避孕药很可能影响韧带的组织性能,增加膝关节的运动损伤。
2。上海交通大学的调研指出,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异位妊娠发生几率。
3。芬兰图尔库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大学的调研结果显示,骨量缺乏和骨质疏松或许也和口服避孕药有关。
4。美国帕克大学通过研究10562例静脉血栓栓塞女性患者,发现口服避孕药可提高患静脉血栓风险。
5。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病例报告称,两名有既往精神病史的女性在口服避孕药后发生抑郁症状。
6。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特定类群青春期女性在口服避孕药后易患静脉血栓栓塞,原因是雌激素受体(ER-α)多态性导致的雌激素作用和血栓形成倾向基因的突变。
7。英国牛津大学科研人员追踪517例肛门癌女性患者,发现口服避孕药也位列导致肛门癌的危险因素。
8。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口服避孕药女性(29名)血液后发现,口服避孕药可能在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发挥潜在作用。
9。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大学科研人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揭示,长效孕激素避孕药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导致子宫内膜血管形成异常。
10。 卵子超排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卵子,是体外受精(IVF)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石荷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对1343名女性志愿者的研究提示,超排卵前口 服避孕药调整经期可显著降低妊娠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学术界关于超排卵前口服避孕药究竟对IVF成功与否有无影响仍存在争论。
11。有效预防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的女性意外怀孕能够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有研究指出,激素避孕有可能影响抗病毒药治疗效果,加速HIV疾病进程。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研究发现,激素避孕并未发现与抗病毒药治疗效果或HIV疾病进程存在相关性。
12。最新研究发现,使用激素避孕会对使用任务态功能磁共振脑影(task-basedfMRI)检测血氧水平依赖脑功能性成像产生影响;而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影(resting-statefMRI)成像无明显作用。
13。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醋酸甲羟孕酮、复方阴道避孕环可改变女性生殖道环境,显著降低宫颈阴道液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产生干扰素α、肿瘤坏死因子α、趋化因子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能力。
14。口服避孕药可改变年轻女性的言语清晰度?! 。
15。口服避孕药与非激素避孕方式相比并不会使体重增加,但可略微改变体脂百分比。醋酸甲羟孕酮注射却可致体重增加 。
16。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研究发现,口服避孕药女性(53例)比正常动情周期女性(74例)血压偏高,肌肉交感神经活动、心排血量、外周阻力则无显著差别。
17。 希腊雅典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4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术后5年内发生复发。术后连续性口服避孕药可减轻痛经、骨盆疼痛,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 和子宫内膜瘤发病几率。然而,意大利罗马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大学科研人员指出,术后连续性口服避孕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直接关联需要进一步确定,避孕药 中哪一种激素发挥作用有待研究。
18。英国牛津癌症流行病学会提供的“大数据”(23257例卵巢癌和87303例健康女性)表明,口服避孕药可长期保护女性罹患卵巢癌,据估算口服避孕药可能已防止20万卵巢癌发生和10万人因卵巢癌死亡。
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研究协作组织建立并分析了27276例子宫内膜癌女性和115743例健康女性构成的数据库,预计口服避孕药预防了约40万例子宫内膜癌。
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学者统计,2010年澳大利亚有105例乳癌(占比0.7%)和52例宫颈癌(占比6.4%)归因于与口服避孕药相关;另一方面,过往口服避孕药史据估算降低了1032例子宫内膜癌(占比31%)和308例卵巢癌(占比19%)发病率。
必须指出以下几点:
(1)我们期望女性不要对口服避孕药产生恐惧感,而是建议女性咨询医生,合理认知口服避孕药的“好处”与“副作用”。
(2)目前科学研究不断发现的口服避孕药的潜在“副作用”仍需基于大样本的确定。获取足够的临床样本是保证统计准确、有说服力、排除个体差异的前提,但这对于国内外绝大多数医院和科研院所来说所存在巨大的困难。不同国家、不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3)长时间、持续追踪口服避孕药女性志愿者,排除干扰因素(是否按科研人员设定完成实验,其他因素是否对检测指标存在影响)都需要考验科研人员的智慧。
目 前,中国初启“出生队列研究”,选定极大规模人群作为样本,调查父母、跟踪胎儿(从怀孕到出生直到成年、老年),定期收集发育、成长、健康等相关医学数 据,开展长期的前瞻性研究,以发现影响疾病和健康的多种因素。出生队列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借助这项研究,科研人员有助于揭示口服避孕药是 否对女性本身、胎儿产生影响。大规模的连贯性追踪将带来极具说服力的科研证据。
正视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
本文就读者提出的几类典型留言发表一些看法,仅供大家交流。
1。 副作用被夸大宣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药物时,副作用列表通常是“长篇大论”,而国内药品虽这几年开始关注并扩展副作用列表篇幅,但是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写法还是存在。这体现了国外对药品使用者知情权、选择权的重视,目的是给用药者提供更多的参考,提醒其用药需谨慎,服药前要询问 医生,服药中需定期检查。就此来看,副作用列表并不是对副作用的夸大宣传,而是秉承以人为本、科学性之大原则。当然,副作用列表中的项目也并不是“千真万 确”的,很多基于动物实验、小样本临床试验等得来。目前,学术界一直在研究女性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与意想不到的“好处”,本文只是摘译了2015年十 几篇相关SCI论文,这也说明了避孕药的副作用尚不明确,亟需大样本、持续性跟踪研究。
2。 是药三分毒:是药就有几分的偏性。而这个偏性对症,就不是毒,不对症就是毒。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叫做“是药三分毒”。一些人生病后撑着不吃药时常用 这句话,这是违背科学和不负责任的做法;另一些人认为药物的副作用都是耸人听闻、缺乏科学依据的,停药后副作用都会消失,无需担心,这句话也成为他们随意 吃药的“挡箭牌”。要想使“是药三分毒”这句古语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便要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只是描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而现代 制药所明确的毒副作用是有明确的量值的,只是这个量值是需要不断的科学研究来逐步确定的。
3。 避孕药可防病、治病:避孕药的主要作用,且应全部作用都只是“避孕”。的确,避孕药被发现有一些意外的“好处”,如使得月经周期变得规律、痛经情况减轻、 出血量减少、皮肤更加有光泽、降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风险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好处”难道不也是副作用吗?基于观察到避孕药带来的诸多好处,研究其 中何种成分发挥效用才是科学之态度。为了防病、治病而使用避孕药,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更是不科学的、危险的行为。
对 于女性口服避孕药,笔者认为要充分了解并正视其副作用(包括好处)。一味认为女性口服避孕药完全安全,抑或过分强调其副作用,做出耸人听闻之言论的做法都 是不可取的。鉴于女性口服避孕药成分为雌、孕激素,长期服用有可能干扰整个内分泌系统,日常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漏服状况影响避孕效果,需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合 理、严格地用药并咨询专业医生。
莱顿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肖振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