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大多不认路?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复制链接]
赤道少女
发表于 2018-3-21 1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许,好看的女孩都自带路痴属性。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公众号: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认识:身边的美女大多不认路。
不认识似乎也无所谓,开车有男友或车载GPS伴随,多数情况不用自己认路。
杨幂就是个典型,被网友拍到在机场走丢,躲在墙角打求助电话。还被唐嫣在节目里爆料,杨幂去她家几次,还是会走错楼层。

唐嫣在节目里吐槽杨幂/安徽卫视节目
不过,唐嫣自己可能也是路痴,在地铁站被粉丝围堵,还因为不会刷卡研究了半天。
如果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你还能看到一个排位靠前的豆瓣帖子,题目是:“为什么【我认识的】所有女生都不认路!!!!!!!!!”
文中举出多个实例,抱怨自己因为不认路而耽误时间的女性朋友。
当然,逛商场是另一番景象。
她能蹬着高跟鞋,飞速地找到某个特定的不知名品牌在几楼的哪个缝隙里,在你回过神的时候已经拿着两件衣服站在了镜子前。
美女为什么不认路?如果你去问一个“直男”,答案八成是“因为有人给她开车呗”,或者“女生本来就不认路啊,我有一个朋友,她……”
知乎上有句名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你认同了似是而非的解释,再没去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人类究竟为什么会具有方向感,为什么会认路、记路、找路?男女生认路的能力究竟有没有差异?
就这样,你错过了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其实在当大使这事情上,我还挺惭愧的。虽然我车开得不差,但是有一个弱点,就是不认路。”

范冰冰
范冰冰也自称不能摆脱路痴的困扰,虽然开车技术好,但认路能力差。
其实,范爷大可不必纠结,因为再路痴的姑娘,大脑里也是自带GPS的。
2014年,三位科学家因为发现并研究了大脑的“自带GPS”,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个GPS系统还挺复杂。
对于很多动物来说,认路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事儿。
你想,如果人类的祖先出门打猎,最后却迷路找不到家,咱们人类这个物种估计早就灭绝了。
认路是个挺复杂的过程,你要有大的方向感,也要有在局部地区的判断力,还要有把路标记住、下次再来的能力。
因此,对于“认路”的研究,对于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这么复杂的事情,具有重要意义。
1971年,三人之一的奥基夫发现了“位置细胞”。这种细胞就像GPS屏幕上的你,走到哪个特定位置,哪个位置对应的“位置细胞”就激活。
又过了30多年,在2005年,三人中的另外两位——莫泽夫妇发现了“网格细胞”。它们就像GPS地图上的经纬度线,会给每个位置一个坐标。
这两种细胞机制,也就是“位置”和“坐标”,加起来就能变成你的人形自走GPS系统,帮你征服北京胡同、上海弄堂,完成各种复杂的导航和位置记忆,避免成为《Running Man》里的金秀贤。

迷路的金秀贤/《Running Man》
都教授在电视剧里可以瞬间移动,但是在综艺节目中,虽然很认真地出发去完成任务,但在大楼里每次都跑错路……按照诺贝尔奖研究的看法,这就是典型的位置细胞不给力,没法知道自己在哪。
当然,只要是正常人,不论男女,即使再路痴,脑袋里也有这些细胞在帮你一定程度地认路。
不过,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这些区域在容易受到病变影响,因此患病的老人常常彻底迷失方向,连自己的家都认不出来。如果你在路上见到他们,一定要温柔对待。

黄手环帮助走失老人回家

那么,这种大脑结构对方向感的影响,在男女之间有区别吗?
一些研究认为是有的。
比如,《男人的大脑很那个》(The?Male?Brain)的作者露安·布哲婷(Louann Brizendine)就曾写道:男性大脑中的顶叶皮层和杏仁核要大于女性,这些区域实现部分方向感调控的功能。
这意味着男性更认路,遇到紧急情况,能更快地选择“打”或者“跑”。
科学家们不光是在人类中,也在许多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了这种大脑结构的性别差异,并且在一部分动物实验中,与“路感”联系了起来。
不过,由于人类的方向感和认路能力并不是单独由大脑结构决定的,而且男性的身材、头部和脑都比女性的要大,因此这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美女不认路”。
当然,这个结论也不是对所有脑袋大的男性都适用,比如《极限挑战》中,可怜兮兮地转了一大圈又回到原地的孙红雷。
这个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大脑里的网格细胞不给力,会导致问了路也找不到该去哪。

大脑内部网格细胞/epochtimes
让我们继续问:那基因呢?基因影响男女生在认路方面的差异吗?
生物学家发现,还真的存在所谓的指南针基因,不过和性别没关。
2015年,北京大学的谢灿教授团队发现:一些动物体内具有辨识方向作用的“生物罗盘”。
他们对果蝇的12536个基因进行筛选。
之后,他们发现了唯一一个能够感应外界磁场铁硫蛋白MagR。
磁感应蛋白MagR就像是罗盘上的指针,如果一个动物在这个基因上发生突变,就可能会变成路痴。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的一个团队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论文被北大抢了先。
于是,围绕这个基因的工作机理,他们“抢发”了磁性遗传领域的另一篇重要论文,让北大着实不爽了一次。

蛋白指南针构成/epochtimes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生物罗盘是如何工作的:
图中蓝色的是Cry蛋白,黄色的是MagR蛋白,被黑色虚线圈住的是铁硫体,这两种蛋白嵌合在一起,重复排列,就形成了“指南针”。实验证实,这个指针确实可以随着磁场的变化改变方向。
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蜜蜂等昆虫、一部分鸟类,加上人类,也有这个指南针基因的同源基因。这个基因本身不在人的性染色体上,与性别没有太大关系。
也就是说,不论男女,都可能有一部分人携带天然的“生物指南针”基因,进而可能拥有超级优良的方向感。

不过,在“抢发门”之后,又有了“不对门”——北大又发了一篇论文,说清华抢发的论文研究得不对。
清华和北大两个团队的学术官司一直打到今年。由于不确定性太多,我们先把基因放下不谈。
既然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证据表明基因决定“美女是不是更不认路”,那有没有可能,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社会分工,导致“认路”在男女之间的分布差异呢?
下面,该人类学家登场了(如果你不知道人类学是做什么的,简单地理解成“研究原始部落、文化、考古之类的学科”)。
美国犹他大学的人类学家Vashro等人在非洲的纳米比亚找到几个原始部落。
在这些部落的生活习惯中,男子会在方圆二百公里的区域内狩猎、采摘,获取食物,女子则更多在部落据点附近活动。
学者发现,在多种与认路相关的测试中,男子都取得了显著好于女子的成绩。
从西方社会,到东方国家,再到原始部落,女生和男生的“路痴指数”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至少有数十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类学研究,都发现在方向感和认路方面,男性比女性有着显著的优势。
男人往往在需要记忆位置的实验(如连连看、迷宫和物品位置记忆)中表现得比女人更好,也更多地承担需要外出和方向感的职业,如狩猎、测绘师、司机等。


这是某个曾经很火的找东西游戏。一些跟认路相关的实验,如物品相对位置记忆(Object location memory task),有和这个游戏非常相似的界面。
有些人就此推测,认路是男性的一种进化优势。
在原始社会,男性常常需要长途跋涉,出门开疆拓土。这就使得拥有认路天赋的男性更容易生存下来,进而形成遗传优势,而女性则没有这样的筛选机制。
这种猜测本身难以验证,而且有个重要的常识问题:父亲的特性也会遗传给女儿,因此很难让“更认路”的特性只保持在男性之间。

更木剑八和草鹿八千流/《死神》
不过,人类学家们还发现,越是在野外生活的人群中,这种差异就越大;越是发达、现代化的社会,这种差异就越小。

在物品相对位置记忆(Object location memory task)这个实验中,在西方进行的多次研究里,女性都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男性。
但在坦桑尼亚的一个部落里,男性以大比分领先女性。
越需要、越依赖男性出门认路的地方,男性的认路水平比女性高得越多。相反,某些职业的男生可能特别不认路。
比如,“wuli峰峰”李易峰就以容易迷路闻名,据说曾经一个月在机场走错十次,每次都被粉丝或经纪人救了回来。

粉丝为李易峰制作的奖状
上面的分析得到了两个结论。
第一,“男生普遍比女生认路能力更强”的经验规律,至少在现代的多数社会,是一种既成事实。
第二,这个既成事实,就目前的科学水平来看,与大脑的结构、与基因的关系都不是很大,而与生活环境、社会分工更为相关。
于是,“美女为什么不认路”这个问题,就从一道数学题,变成了一道语文题。
既然存在这样的规律,女生们就更应当勇敢地出门开疆拓土,不要被男人在社会分工中形成的认路水平甩下。
非要“出门靠男友”,无异于把自己丢进自己建造的原始部落里。
虽然研究普遍认为男生方向感更强,但也有数据表明,当人在室内,尤其是在商场中会发现,男女的方向辨别能力几乎是相同的,甚至在熟悉度相似的情况下,女生还要略胜一筹。
中国某地图应用的室内导航数据显示,在商场内78%的女性用地图的室内定位功能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店铺。
有些研究认为,男生更倾向于识别方向,而女生对路标更为敏感。在缺乏东西南北方向的商场中,女生的路标记忆当然更占优势。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的女生都不认路的。
某家地图的“导航姐姐”、著名的大美女林志玲,就基本上从未在综艺、舞台和机场上迷过路。
在综艺节目《花样姐姐》中,她坐在副驾驶为开车的男生导航指路的模样,成了温柔姐姐的标准教材,还被姐妹们赞扬“方向感好”“导航女神”。
在路痴俨然已经成了女明星“萌属性”的时代,林志玲用温柔的声音告诉我们:认路,是女生的一种难得的懂事。

林志玲/林志玲微博
不要忘了,女人今天的自信并非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
比如说,大量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男生和女生虽然擅长不同的方面,但总体而言,男女之间的智力水平相同,并没有谁比谁更聪明。
另外,智商是个方差很大的统计量。换句话说,智商这回事儿,在男和女之内、不同人之间的差异,要远远大于男与女之间的差异。
科学研究的支持,大大提升了女人要求上大学、投票权、同工同酬这些权利的底气:既然女人并不比男人笨,那么,为什么女人不能和男人一样,在学习、工作、从政中取得自己应得的成就?
认路这件事,倒应当看成生物学送给女生们的一个小小的激励:不管方向感多好或多差,只要勇敢地走出去,都会越来越好。
注:由人类的方向感和位置记忆是非常复杂的领域,本文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研究方向,因此只对本文提到的部分负责。相关的研究方向还包括激素(主要是睾酮)的影响,男女在认路时大脑活动部位的差异,对路标和方向感偏好的差异,以及行为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布哲婷.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M].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2]Vashro L, Cashdan E. Spatial cognition, mobility,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northwestern Namibia[J]. Evolution & Human Behavior, 2015, 36(2):123-129.
[3]Vashro L, Padilla L, Cashdan E. Sex Differences in Mobility and Spatial Cognition[J]. Human Nature, 2016, 27(1):16-34.
[4]Cashdan, E., Marlowe, F., Crittenden, A., Porter, C., & Wood, B. (2012). Sexdifferences in spatial cognition among Hadza foragers. Evolution and HumanBehavior , 33 (4), 274–284.
[5]Choi, J., McKillop, E., Ward, M., & L’Hirondelle, N. (2006). Sex-specific?relationships between route-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bilities in a large-scaleenvironment.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 38 (6), 791–801.
[6]Choi, J., & Silverman, I. (1996). Sexual dimorphism in spatial behaviors:Applications to route learning. Evolution and Cognition, 2 (2), 165–171.Ecuyer-Dab, I., & Robert, M. (2004a). Have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evolved from male competition for mating and female concern for survival Cognition, 91 (3), 221–257.
[7]Ecuyer-Dab, I., & Robert, M. (2004b). Spatial ability and home-range size: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in Western men and women (Homo sapiens). Journal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8 (2), 217.Galea, L., & Kimura, D. (1993). Sex differences in route-learning. Personality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 (1), 53–65
[8]Gaulin, S. (1992). Evolution of sex difference in spatial ability. American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35 (S15), 125–151.
[9]Lawton, C. (2010). Gender, spatial abilities, and wayfinding. In J. Chrisler& D. McCreary (Eds.), Handbook of gender research in psychology (pp. 317–341). Springer.
[10]Perdue, B., Snyder, R., Zhihe, Z., Marr, M. J., & Maple, T. (2011). Sex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a test of the range size hypothesis in the orderCarnivora. Biology Letters, 7 (3), 380–383.
Silverman, I., Choi, J., & Peters, M. (2007). The hunter-gatherer theory of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ies: Data from 40 countries.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 36 (2), 261–268.
[11Qin S, Yin H, Yang C, et al. A magnetic protein biocompass[J]. Nature Materials, 2016, 15(2):217.
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深夜谈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谈心社”关注我们,倾诉你的故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员工风采 - 诚聘英才 - 产品服务 - 相关法律 - 友情链接 - 公司动态 - 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头料

GMT+8, 2024-11-23 23:26 , Processed in 0.141638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